撞死人并不必然导致交通肇事罪
需要以下几个判定条件都满足才可以:
1.必须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在交通运输中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也是承担处罚的法律基础。所谓交通运输法规,是指保证交通运输正常进行和交通运输安全的规章制度,包括水上、海上、空中、公路、铁路等各个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规则、章程以及从事交通运输工作必须遵守的纪律、制度等。在实践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行为主要表现为违反劳动纪律或操作规程,玩忽职守或擅离职守、指挥、作业,或者行驶等。例如,公路的有:无证驾驶、强行**车、**速行驶、酒后开车;航运的有:船只强行横越,不按避让规章避让,**速档,在有碍航行处锚泊或停靠;航空的有:违反空中交通管理擅自起飞,偏离飞行航线,无故不与地面联络,等等。上述行为的种种表现形式,可以归纳为作为与不作为两种基本形式,不论哪种形式,只要是,就具备构成本罪的条件。
2.必须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这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必要条件。行为人虽然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但未造成上述法定严重后果的,不构成本罪。
3.严重后果必须由行为引起,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虽然行为人有行为,但未造成严重后果,而且在时间上不存在**后续关系,则不构成本罪。
4.违反规章制度,致人重伤、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必须发生在从始发车站、码头、机场准备载人装货至终点车站、码头、机场旅客离去、货物卸完的整个交通运输活动过程中。
伤津贴不属于劳动报酬,劳动者追索时不能主张适用惩罚性赔偿规则
本案要旨:职工因享受的伤津贴属于社会保险中劳动保险的范畴,不属于劳动报酬。劳动者向用人单位追索伤津贴,应适用保险条例有关规定,而不能适用劳动合同法*八十五条惩罚性赔偿条款的规定。
经营性车辆停运损失的赔偿应以依法营运为前提
本案要旨:在有关停运损失赔偿案件中,当事人请求侵权人赔偿经营性车辆因无法从事相应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合理停运损失,应予支持。但该赔偿的前提是停运车辆必须依法从事货物运输、旅客运输等经营性活动,应排除违法经营的情形。
**解释中认定的四种情形
依据《关于审理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四条规定,以下四种情形可认定为:
(一)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到伤害,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没有证据是非工作原因导致的;
(二)职工参加用人单位组织或者受用人单位指派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活动受到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内,职工来往于多个与其工作职责相关的工作场所之间的合理区域因工受到伤害的;
(四)其他与履行工作职责相关,在工作时间及合理区域内受到伤害的。
伤参与度不是扣减赔偿数额的法定因素
本案要旨:处理涉及损伤参与度的机动车交通责任纠纷案件时,不应当考虑损伤参与度对确定赔偿金数额的影响,赔偿义务人应当对受害人由此遭受的全部损失在责任范围内进行赔偿。